ISO9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融合现代管理学的理念精华,推出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行业的组织。ISO9001为组织提供了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融入以“客户为中心”、“流程再造”等先进管理理念,规范内部管理、提升质量水准、增强竞争能力、实现与国际接轨。
ISO9004该标准已经完全地重新编写并且与ISO9004:2000没什么关联。该标准关注的焦点是以一个组织的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如何保持组织业务的可持续性。我们可以从下面这段摘自ISO9004CD1标准介绍中体味出该标准的走向及其关注的内容:"可持续性是使组织所有者感到持续满意的结果;所有者是那些实体(组织,个人,公共机构)致力于为组织创造价值及提升职能,没有他们的话,组织的目标就不能达到.这个国际标准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指导:如何在一个苛求的,不断变化的,及不可预测的环境下达到可持续发展。这个国际标准也同样应用了八大质量管理原则,同时这八大质量管理原则也是ISO9001:2000的基础,改版中的ISO9004为如何应用八大质量管理原则从而达成组织长期的,可持续的,成功的目标提供了指南;并且为如何管理整个组织的活动提供了指南,而不仅仅是组织中导向可持续性的部分。"
ISO9001质量认证机构给出的认证范围应与营业执照相符,描述的专业应符合认可要求, 企业一般都希望,证书范围越大越好,以证明自身管理能力强。如果审核证据无法准确描述的范围或范围过大将给认证机构带来风险。认证机构和企业之间经常会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沟通协调不好会导致企业不满意或中断审核等。
根据认可要求,申请的认证范围所对应的产品,必须在现场审核时能够在正常生产。从企业角度出发,就可以初步限定认证范围。这样即符合要求,又降低了认证风险,认证风险是企业与认证机构双方共同承担的,如任何一方受到认证相关监管部门的查处,均会对双方造成影响。
从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便利性角度考虑,体系包含的不同类的产品越多,自然运行起来也就越复杂,对于企业来说,会造成体系运行成本增加。企业在确定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范围时也应从管理成本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ISO9001质量认证的有效性是认证的生命线:认证有效性是保证认证工作质量的关键,是认证的生命。国家认监委在2006年认证机构工作会议上也特别提出"规范工作,提高认证有效性"的工作要求,并多项措施加强监督管理以提高认证有效性。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保证和实现认证有效性,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审核员综合素质、规范审核员的认证实施活动。
充分的审核准备是确保认证实施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审核员接受认证机构委派的审核任务后,在进入现场审核前,做好充分的审核准备,是确保认证实施活动有效性的前提,而在审核准备阶段,下述几个环节尤为重要。识别法律法规,不仅是各个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也是审核员现场审核时对受审核方的守法情况作出判断的先决条件。审核员必须识别和熟悉与受审核方、受审核产品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行业要求等,这对于陌生行业的审核尤其必要。识别法律法规的途径很多,可以查阅认证机构的审核作业指导书,也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搜索查询并下载。
工艺管理
1 目的
1.1工艺工作贯穿于公司生产的全过程,是保证产品质量、发展生产、降低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工艺工作的作用、增强公司应变能力,公司必须加强工艺管理。
1.2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对各项工艺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使之按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协调有效地进行。
1.3为保证并提高产品质量,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使生产工艺不断完善,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2.1本标准规定了公司工艺管理的基本任务、工艺工作内容及公司各有关部门的工艺管理职能。
2.2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生产工艺的管理。
3引用文件
GB/T 15496 -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
GB/T 15497 -2003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Q/YJM B G005—2010 《标准化管理标准》
4职责
4.1 生产部们负责工艺管理文件的制定,组织实施。加强工艺技术的指导和工艺纪律的监督检查,搞好工序质量控制。
4.2 生产部门负责原辅材料、半成品及终产品的检验;提品质量的内控标准,对过程控制进行检查监督。
4.3 生产部门负责生产工艺方案的执行,按工艺文件要求均衡地安排生产;按生产需要配备各类生产人员,保证定人、定机、定工种的实现;必须按产品工艺规程和有关标准进行生产,严格执行现场工艺纪律。并应保证工艺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根据程序及时上报,并对分厂的工序质量负责。
5工作程序
5.1 工艺方案的制定落实
5.1.1 生产部配合有关部门根据原料情况和生产工艺情况制定相应的工艺方案。方案由生产部审核签发并制定详细计划来监督落实。根据生产工艺方案制定相应的检查和试验方法及标准。
5.1.2生产部负责方案的调研、过程跟踪及反馈后修订。
5.2 工艺指标和工艺参数制定落实程序
5.2.1 生产部根据产品主要原辅料的参数和工艺方案,制定工艺指标和工艺参数。
5.2.2 工艺指标和工艺参数由生产部经理审核并监督落实。
5.2.3 生产部负责提供各项计量、检验和试验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3 工艺指标整改程序
5.3.1 生产过程中,因原辅料或设备等原因导致工艺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执行,或遇特殊情况变更指标时,应经质量监督部确认、修订后方可变更。
5.3.2 当工艺指标**出控制范围时,操作人员应填写不合格纪录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操作,由工艺技术人员、生产部副经理实施并验证结果。